正在这时,突闻吴军阵上钲侧齐鸣,金声大作。正在苦苦厮杀的齐军将士都以为吴国在鸣金收兵,总算战出了个结局。大家斗志一下子就懈下来。不料,吴军非但没有收兵,却只见吴王夫差亲率吴国最精锐的三万中军,从战场左侧分三路杀到。原来,吴军与中原战法不同,他们是鸣金进军,所以,听到金声,吴兵不但不退反而大进。吴王这三万精兵蓄锐已久,一朝出动,如山洪迸发,势不可当。本来齐国军队已经全线压上,战得筋疲力尽,又加上鸣金之故,使战心松懈,一时怎挡得住这三万虎狼之师。只见齐军的战旗一面面倒下,战将一员员战死。虽然齐军大部分将士都拼力抵抗,十万大军没有多少人试图脱逃,但毕竟力怯技弱,一点点地被吴军吞噬。当最后一面战旗被吴军砍倒之后,艾陵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,齐国十万大军除少数逃走外,多数被歼,元帅国书也战死沙场。一时甲仗山积,齐军八百革车,全都成为吴军的战利品。

战后,齐国献上大批金帛财物,向吴求和,吴王夫差答应了议和,罢兵回国。从此,在中原无人敢于与之争锋,霸主的地位到手了。可是这场劳师远征却耗干了吴国的国力,给了一直心怀叵测 的越国以可乘之机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吴国没有灭掉齐国,自己却被越国灭掉了。

简评:

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。论兵力十万对十万,两两相当,论兵谋将略,齐是孙武文母之郭,有兵法传统,而吴是孙武用武之地,自有兵学之余绪。从国家实力而言,齐优于吴,从军队战斗力而言,吴优于齐。艾陵是一场正规的交手战,双方都尽了全力,齐军之失在于不留预备队,过早将兵力全部投入,以至没有后劲。而吴军恰恰相反,把最精锐之师留在最后使用,因而能在最后一搏中大获全胜。

但这场大战吴国赢得并不轻松,一来兴师远征,开掘运河消耗国力远甚于齐;二来艾陵之战,虽歼敌十万,自己损失也在半数左右。虽然大胜,但却无力向齐国发起进一步进攻,遂匆忙接受议和回国了事。后来,越国能灭掉吴国,主要原因在于此战吴国元气大伤。战前子贡与勾践的料想,被后来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。吴亡于越,但实亡于齐。

艾陵之战地址及相关史料记载

艾陵之战是公元前484年鲁国联合吴国在艾陵地区打败齐国军队的一次著名战役。

据《续山东考古录》载:“周鲁蒙邑、齐堂阜邑、艾邑。”《蒙阴文史资料》载:“艾-邑,在今新泰、莱芜、沂源等县交界处,因艾山而得名。”《续修莱芜县志》载“杜预谓艾山在牟县东。”“泰山牟县东南、有艾山。”“牟城在今莱芜东二十里,其东皆曰艾也。”牟城(牟县城)即今莱城区辛庄镇赵家泉村的古牟子国城,以东的广大丘陵山地,古时称艾邑,是牟子国辖地,后是莱芜、新泰、沂源、博山的交界地。现在的钢城区艾山办事处、黄庄乡、寨子乡,沂源县的土门镇、草埠、徐家庄,莱城区苗山镇的常庄一带,博山区的南博山镇以南,当属艾邑辖一地艾百:因有艾山而得名’。其地区叫艾山的有两处,一处在钢城区的艾山办事处宋家庄村北。海拔116米,顶有石山寨,山脚东南处有铁矿、冶炼遗址。另一处在沂源县徐家庄乡,海拔约400米。两地均传-说古时建城时,忽然一夜间起了一座山,碍于修城而停建,因名碍山。另一说是山岭到处生长着艾草,故名艾山。此地地壳有断裂带,史载汉时山在地震中有所变化,但据较多的史料载为艾,因此应名艾山。由此看来,原牟子国境东有艾山,因地广名艾邑。又因全是低矮丘陵,又名艾陵。

《东周列国志》载:“齐将国书,屯兵汶上,闻吴鲁连兵来伐,聚集诸将商议迎战。”“陈逆日:‘吴军长驱,已过赢博。”“国书传令,拔寨都起,往迎吴军,至于艾陵。”齐军和吴鲁联军的进军路线与其它‘史书记载和地理特征相符,是可信的。时齐将国书屯兵汶上,此汶上不是今汶上县(古称鲁中都邑),也不是东汶河上游的穆陵关和泉阴的古汶河,而是指泰山的汶河上游及源头以上意,即博城、赢城、牟子国城、齐长城泰山段各关和淄川区城子庄(汉置莱芜县城,有齐长城,是齐国防御要地)一带。国书伐鲁,听说鲁联吴伐齐,因吴军强大,为缩短军事物资供应线,保卫齐都临淄,留下守博城、赢城和泰山齐长城各关的部队后,率主力在齐国境内的城子庄并以齐长城为依托迎敌。吴国军队长途跋涉,自江苏苏州北上,岳嬴,“至艾陵西五里寨。”博即今泰安市南15公里的旧县村,古时为博城。赢即今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,古时为赢城。从吴军的进攻路线年,吴军是经过鲁国曲阜,沿汶水自西而东,连克博赢,进至艾陵西,向齐将国书所率的齐军主力部队杀来。齐将国书也率主力沿淄水而上至艾陵迎敌。那么,由双方行军路线判断,艾陵北端的今莱城区常庄正是两军必逢之地。开战后’,吴军一直打到南博山。其地山涧乃由淄河冲积的狭长平地,适合‘战车作战的条件。《中国史稿地图集》也有同样标注。由此可以看出,战场自吴军克博始,至常庄、南博山一带战胜齐军止,东西长约80公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