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质文化分析:

从地质上讲,这里属于石灰岩群体,石块呈黛色,冈阜起伏,沟塍棋分。从美学上讲,它奇、美、怪,并有着浓郁的神话色彩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,它应是泰山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假如这一景点保存至今,能很好地带动这一地带旅游产业的发展。

 

  泰安八景:

  1、泰岳朝云

据清朝乾隆年间所修订的《泰安县志》记载:泰山白云洞五花崖之阳,常有云气往来。偶逢晓岚乍起,云漫峰壑,便有紫气萦山,须臾,洞里流霞,云中显露出金碧辉煌的亭台殿阁,万象离奇,日出即消。清朝泰安知县黄钤有诗云:“五花崖畔乱云屯,倾刻弥漫变晓昏。东引苍龙离海壑,南拖白练曳吴门。半城雨脚藏红影,一抹烟霞湿翠痕,仿佛仙灵朝帝阙,风摇环佩散轻氲”。

    《泰安县志》中所记载的“泰岳朝云”,至今尚未有人亲眼目睹,但民间所说的“泰山腰玉”却为广大群众所熟悉。时至盛夏,大雨初晴,巍峨秀丽的泰山,上下廓清,只有山腰白云缭绕,好似一条白色的玉带系在腰间,蔚为壮观。

  2、徂徕夕照

    前人云:“岱阳众山蹲伏,为林麓者数百,独徂徕隆然多奇胜焉。”自徂徕向东南行五里许,便至攒石崮。此处峰峦巍峨,怪石峥嵘,景色绮丽。其西侧有片白色的石璧,乃是泰安八景之一“徂徕夕照”的出处。据《泰安县志》记载:徂徕晚晴,日近虞渊,暮霭沉沉,返照忽置石璧。则见西来爽气,半受斜阳,怪石微分紫翠,壁上骤现出城廓寺庙,犹如丹青画卷。画内车马往来,人影晃动,熙攘如市,瞬刻即逝。清朝泰安知州林杭学有诗曰:“独秀峰前落照红,千岩飒飒晚来风。竹溪云径苍霭掩,桑海霞楼倒影空。石涧苍松昊天外,金翎翠羽有无中。两先生去祠堂古,留得灵光照鲁东。”“徂徕夕照”之景,光怪陆离,虚无缥渺,的确令人神往。据说有人曾在徂徕山的攒石崮附近目睹过此景,真实与否,难以考查。不过根据光线的折射原理,这也并非是虚幻之说。但目睹此景者,只能是偶然的幸遇。

  3、汶河古渡

    泰安八景中的“汶河古渡”,出于汶口镇以东的汶河古渡口。此处汇牟汶、赢汶、石汶、柴汶、泮汶之水,水深流急,河床宽阔。两岸沙白柳翠,绿云蔽日。据《泰安县志》记载:渡口傍文姜之城,汇五汶通济 。抱鲁伏流,百川环碧。野渡任横斜,闲鸥浴晚晴。若群山涨发,其水声如嘶马秋风。待天晴朗,微波鳞鳞,可窥岱岳之倒影。明朝泰安知州戴经有诗曰:“五汶萦洄一脉深,巡崖转壑下千寻。飞流画艗波光动,界道长虹草色侵,曲水亭边云漠漠,文姜台畔雨沉沉。渡头凭吊当年事,却羡渔舟傍绿浔。”汶河渡口除了其幽雅古朴的景色以外,还有个美妙动人的传说。相传很多年前,汶河涨水,来往行人被阻于渡口。忽然有一美丽的渔家少女撑船而来,将行人渡到对岸后,飘然而去。这传说,只是当时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。而今,汶河之上架起了铁路,公路大桥,人们千百年来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。

  4、明堂故址

    “明堂故址”有周明堂与汉明堂故址之别。周明堂在泰山东北麓的大津口西边。泰安八景中的“明堂故址”,是指汉明堂,其址在泰城东北十七里处的谢过城附近。这里山列锦屏,地势平敞,林木葱郁,绿水萦绕。城子顶象一座古罗马城堡,矗立在明堂河畔。城子西侧的明堂泉,喷珠吐玉,清澈澄碧,一年四季绿水长流。景色独具一格。据《泰安县志》记载:汉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,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址。济南人公玉带呈黄帝时明堂图。图中有一殿,四面无壁,以茅盖之,通水环宫垣为复道,上有楼阁自西南入,名曰昆仑。天子从之,于是建明堂如图也。明朝泰安知州戴经有诗曰:“城南城北草绵芊,落日荒烟万井田。四国会同周盛日,九竿巡幸汉昌年。天开形胜犹今古,地握纲维孰后先。复道重楼空想象,夕阳长自映流泉。”明堂故址,历尽沧桑。昔日的亭台楼阁已无处寻觅,今天的城子顶已变成了一片麦花飘香的高产田,但此处汉代瓦砾俯拾即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