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摩崖 刻于唐开元十四年(公元726年)九月,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所制。铭文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。摩崖高1320厘米,宽530厘米。现存铭文1008字(包括标题“纪泰山铭”和“御制御书”),字径25厘米,隶书。额高395厘米,题“纪泰山铭”,2行4字,字径56厘米,隶书。铭文为玄宗李隆基撰书,相传由“燕许”修其辞,韩史润其笔。形制壮观,文辞雅驯,为汉以来碑碣之最。其书法道劲婉润,端严浑厚,为隶书造成一种新面目,透露出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。



秦泰山刻石 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(公元前219 年),是泰山现存最早的刻石。据宋刘跂《秦篆谱序》记载,原刻铭文22行,满行12字,凡223字,字径6.1厘米。前12行为始皇刻辞,计144字;后10行为二世诏书,计79字。相传皆丞相李斯篆书。现仅存二世诏书中的10个残字,被书界视为珍宝。由于年代久远,风雨剥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,至明正德以后,此石曾几移其所,面目全非,铭文也仅存二世诏书中的29字。且在此石毁坏之前,金石学家只着重其字数、行数、及铭文的著录,而对立石原址、立石的具体形制等,缺乏确切记载,致使后人说法不一。清代以后,又有人对现存秦刻10残字的真伪提出异议,至今未有定论。


经石峪摩崖刻经 在泰山斗母宫东北约 400米处,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经之一。经文刻于面积约2064平方米的石坪上,自东而西刻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44行,每行多者 125字,少者10字不等,凡刻 2799字,字径50厘米。以隶为主,兼有楷、行、篆各种笔意。形制雄伟,气势磅礴,书法纵逸遒劲,世人誉之为“大字鼻祖”、“榜书之宗” ,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崇尚 。由于风雨剥蚀,山洪冲击,加之游人践踏、椎拓无度等人为破坏,现仅存经文1069字(包括可认读的残字和双勾字)。


泰山石阙(无字碑) 在泰山极顶玉皇庙山门前8米处,因通体无字,故俗称无字。通石由石柱、顶盖石和顶柱石三部分组成。石柱高 495厘米,左右二侧面上宽69.3厘米,下宽83.2厘米;前后二面上宽110厘米,下宽124.7厘米;四隅棱面宽皆约4.93厘米。石柱之下无榫,直接下寝于自然石穴内。顶覆顶盖石,呈覆斗形,类似四阿式屋顶,高40厘米。斗沿厚13.8厘米,左右长166.4厘米,出檐28.2厘米;前后宽97厘米,出檐13.8厘米。顶盖石无任何纹饰,其石质与石柱同,皆为花岗岩质。顶盖石之上为顶柱石,高60厘米,左右宽30厘米,前后厚20厘米,最顶部略呈圆形,亦无纹饰,其石质为石灰岩,疑为后人更换。因此石无一字痕可考,故对立石人及立石年代众说不一。一说是秦始皇封禅坛上北边的石阙,现从汉武帝所立之说。



高山流水亭记摩崖碑 刻于明隆庆六年(公元1572年)。铭文刻在经石峪西侧崖壁上。崖壁高5米,宽8.7米,稍加磨砻。铭文32行,满行15字,凡刻450字,字径12厘米,正书,刻辞雅丽,意境契合,书法浑厚古朴,与经字相映成趣,为明刻中之佳作,刻辞旁原有“高山流水亭”一座,为保护经字,1965年将亭址改为河道,遂移亭于原址西南约50米处。铭文保存尚好,无一残缺。

显庆岱岳观造像记碑(双束碑) 此碑原立泰山老君堂院内,“文革”期间移岱庙保存,现存岱庙碑廊。碑立于唐显庆六年(公元661年),为唐高宗以后六帝一后来泰山建醮造像的记事碑。碑座方形,高40厘米。碑身由二石并成,高皆236厘米,厚皆22厘米,左石宽50厘米,右石宽49厘米。顶覆高50厘米的屋脊形石盖,将二碑身束在一起,故称鸳鸯碑或双束碑。 铭文刻于碑身四周,每面刻四五层,每层刻1首或2首不等,共刻文30首。其中唐代6帝1后计刻文26首,宋代题名刻辞4首,皆正书。武后则天在期间共刻 6首,其中有武则天自制的十一个字。铭文多清词醮章,作功德,言符应,非大雅之作,书法亦非名笔。但其形制特殊,造型别致,所记六帝一后前后130余年建醮造像的情节比较详细,且正史礼志很少记载,实为难得的史料。

孙夫人碑 此碑立于西晋武帝泰始八年(公元272年)。碑高250厘米,宽97厘米。碑阳文20行,满行37字,凡707字,字径3.5厘米,隶书。文辞古雅,犹存两汉遗风;笔势严谨,字画方劲厚重,与魏黄初孔庙碑极相似。碑阴刻文9行,行16字,凡142字,字径1.5厘米,隶书,为嘉庆三年泰安知府金棨和钱塘江凤彝撰写的题记,对此碑的立碑年代和发现经过等,均有详细的考证和记载。碑首额下有穿,犹存古意。额隶书“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”3行11字,字径15厘米,惜已残毁。碑原立新泰县新甫山下张孙庄。乾隆五十八年,钱塘江凤彝始得发现,时铭已多磨灭。至清末又增补40余字,使前半文意稍微贯通。1965年迁岱庙保存,时已磨灭327字。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至今。